顿巴斯战役:红军村的攻防血战
在乌克兰东部激烈的顿巴斯战役中,红军村,这个连接乌克兰防线的重要交通枢纽,成为俄乌双方争夺的焦点。 俄军夏季攻势打响后,红军村的战局牵动着全球的目光。对于乌克兰而言,顿巴斯地区已所剩无几的城市据点中,红军村的战略地位尤为关键,一旦失守,将严重影响乌军的补给和增援。面对俄军十余万大军的猛烈攻势,乌军唯有死守。
然而,战局的走向却出人意料。随着源源不断的援军抵达,乌军逐渐稳住了红军村的防线,并最终发起了反攻。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 亚速第一军——这支由臭名昭著的马里乌波尔亚速营改编而成的部队,其残暴行径在乌东冲突中早已为人所知,包括残害平民和虐杀战俘,使其背负着“新纳粹”的骂名。 即使在马里乌波尔战役中惨败,亚速营依然历经多次重组,最终演变为如今的亚速第一军。
亚速第一军的加入,彻底改变了红军村战场的态势。 他们迅速发现了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战场北面的薄弱环节:俄军第132摩托化步兵旅为求速战速决,以轻步兵模式孤军深入18公里,超过了自身炮兵支援范围,且缺乏必要的补给线,其弹药补给严重依赖无人机,重火力更是捉襟见肘。
正是这一致命弱点,被亚速第一军敏锐地捕捉到。 原本乌克兰军方指示为阻击俄军,延缓其向红军村核心防线推进。但亚速第一军却出奇制胜,指挥第12亚速旅和第14卡利纳旅,将防御战迅速转变为反攻,成功切断俄军第132旅主力部队。 为了扩大战果,乌军第83空降旅和第93机械化突击旅也增派了一个营,企图将俄军第132旅彻底围歼。
展开剩余58%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,俄军第132旅被迫撤退。 乌军四大精锐旅乘胜追击,在短短48小时内收复了韦谢列村郊区至库切里夫·亚尔村一线,以及鲁比日涅村、维尔涅村、新沙霍韦村、伊万尼夫卡村、多罗日涅村和佐洛特伊·科洛迪亚兹村等多个村庄。
俄军在红军村侧翼的失利迫使其改变战术,调动中央军区精锐部队——第2集团军、第41集团军、第51集团军和第68集团军,试图在罗金西克一线打开突破口,从而攻克红军村。
然而,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战报显示,尽管接连丢失数个村庄,俄军攻势并未减弱,反而发起更大规模的反扑,一天内对红军村前沿阵地发起35次冲锋。 双方在红军村的战斗异常惨烈。 俄军投入16万大军,而乌军则部署了第83空降旅、第93突击旅、第38海军陆战队旅、第20柳巴特国民警卫队旅,以及亚速第一军的第12旅和第14旅,以及乌克兰第2宪章部队。一场决定红军村,乃至整个顿巴斯战局的决战即将爆发。
军事分析人士指出,俄军拿下红军村后,计划攻破顿巴斯最后三大要塞,进而突破第聂伯河防线,迫使乌克兰政府妥协。 红军村的战役,无疑是顿巴斯战役中最关键、最惨烈的章节之一,其最终走向,将深刻影响这场战争的未来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聚富配资-股票大盘-用杠杆炒股-股票配资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